杏子铺镇教师痴心从教三十载
2021-09-07 16:28:4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戴戈 | 作者:周伟华 隆拥军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0075

春华秋实,双峰县杏子铺镇教师张曙光历经风雨,在教学岗位上已奋斗了35年,辛勤的汗水肓得桃李芬芳,硕果累累。他一路耕耘,搏击前行;一路坎坷,风雨无悔!只为一个信念:为了乡村教育,村民满意,就是他最大的幸福。 

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,乡村几乎一村一校,偏远学校学生多至200多人,少至二三十人。放学后匆匆离校放牛砍柴或插田扮禾,是“懂事孩子”的象征;教师则以民办、代课教师为主,半工半农勉强维持生计。这期间,他先后任教过5所学校,担任过3所学校的校长。为了学生,一辆“五羊”牌单车陪伴着他挨家逐户晚间辅导;对辍学学生耐心劝返。崎岖山路、泥泞小路让他和“车”伤痕累累,脸上腿上的伤疤至今还见证他当初的一片痴心。幸好,每届学生的成绩总能“医治”好他的心病,如今有些已是爷爷、奶奶辈的学生,每到年末常有那么三五个串门问候,总是“搭帮老师您”不离囗,总是不分年龄大小海阔天空来叙旧,一句话就是与老师无隔阂,再远的距离,也想聚聚!这时他心里甜滋滋的。 

1995年9月,他来到杏子合塘学校。该校所在地合塘村石灰石资源丰富,村民用原始的方式煅烧的石灰远销湘潭、长沙等地,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。老板们亲自搞销售,由于不谙世故,有时近一百吨的生意,几个月都不能结账是常事。而那些肩挑手扛的“苦力工”,风湿腰痛很普通。多年来的经验促使村民们常用封建思想“家无读书仔,官从何处来”告诫子女,跳出农村。作为教师的他,感觉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。该村还舍“大本钱”新建了三层带礼堂的教学楼,并砌上围墙,在当时算得是高大上的农村学校建筑。村民重教,学生乐学,在教学管理、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,学校取得的成绩总能吸引许多兄弟学校来“取经”,村民满意,作为教师,他感觉这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和自豪。

渐渐地,随着“打工潮”席卷而来,农村留守儿童剧增,贫富差距拉大,一度肩挑手提的爷爷、奶奶们,难以驾驭自己孙辈们“前途”。这时,他积扱开展“家长学校”“手拉手一帮一”、爱心团体等活动,让学生德智体美劳“五育”并举,学校无辍学现象,九年连贯制义务教育完成率百分百,普教职教分流,自主选择,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,使家长放心,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,社会满意,这时,他也感到很得意。为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目标而奋斗,为了民族复兴,不让一个学生掉队,减少城乡差距,近几年来,他借助扶贫攻坚、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,加强学校硬件建设,让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一样,配齐包括实验室、电脑室、图书室等在内的各个功能室,校园文化氛围更浓厚,更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,营养午餐的改善保障了学生合理膳食,营养均衡⋯⋯如今,“双减”政策的实施,更让农村学生如沐春风一般。“少年强则国强、少年智则国智”不只是号角,更多的是国民素质较大幅度的提高,人人满意,家家称赞!他在几十年的教育风雨路,扛着沉甸甸的爱与责任,实践着教育人的执着与追求。作为教师,他不在乎别人眼中的地位与待遇,只把满腔热血献给教育事业。

责编:戴戈

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